您当前的位置:详细内容
苗宝森理事长接受《五金科技》期刊专访
时间:2023-05-10
随着互联网获客渠道的多元化,开锁求助日益脱离实体寻找,网络推广的竞价攀升加速着消费者的成本转嫁,加之“佯修实拆”、“售后失联”、“高价宰客”等现象屡禁不止,应急开锁形象极大丑化。为此,针对开锁业存在的现实问题,本刊特邀沈阳市开锁服务改革领导小组成员、市锁具修理业协会二届理事会理事长苗宝森,围绕开锁服务改革的执行情况进行介绍。
五金科技:开锁服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?
苗宝森:自二届理事会换届以来,沈阳市锁具修理业协会积极谋求发展转型,坚持以党建指引推动改革工作走深走实,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,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,捍卫消费者最为根本的诚信需要,切实将应急开锁拉回平价服务的市场主线,努力打造一支群众信任的技术开锁队伍。回顾近两年的改革历程,协会在市开锁服务改革领导小组的坚强领导下,在公安、民政、人社、市监等政府部门的亲切关怀下,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,实现了历史性突破。
五金科技:改革取得具体成果有哪些?
苗宝森:一是重启人才评价。自2017年“放管服”改革后,锁具修理工国家职业资格退出历史舞台,为补齐人才评价短板,适应防盗发展趋势,协会积极向省人事考试中心争取锁具智能解码专项能力的考核立项,并于2022年颁发我省首批开锁服务领域专项职业能力证书。此外,为增强技能人才的荣誉感、归属感,协会已于今年2月联合市人社局共同举办第一届沈阳市开锁服务业职工技能竞赛,前六名优胜选手可以在原锁具修理工资格(等级)实现新一轮晋升,为我国开锁业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成长路径。下一步,协会将着手锁具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的修订,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向人社部职能部门提请申报。
二是加强行业规范。由于社会团体不具有法律赋予的管理职权,自律建设必须依靠共识凝聚,而品牌塑造的以点带面便是引领核心,为保证协会客观中立,推行改革以来始终坚持“零会费运行”,尽管改革严格约束了会员的执业行为,但欣慰地看到过半会员仍能紧密配合并消化改革“阵痛”,证件出示、事前报价、诊断告知、填开工单等规范程序正蔚然成风。下一步,协会将坚持以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申报为契机,做好服务规范的引领同时,强化新业态群体劳动权益保障力度,补齐工伤、失业、生育保险缺失短板,加快形成振兴发展的“辽宁经验”推广全国,为切合国际劳工组织“促进社会公正,推动体面就业”做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三是健全组织架构。按照市开锁服务改革领导小组会议的部署安排,坚持改革不掉队的理念原则,已依托协会于2022年建立了沈阳市锁具修理业协会联合工会委员会。考虑到联合工会独立法人资格,下一步将加快剥离转型步伐,扩大发挥主体作用,广泛团结我市各领域锁业劳动者,让他们找到归属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早日补齐理事会吸收一线开锁技术人员的局限短板,不断夯实协会与联合工会并行服务模式。
四是深化校会合作。协会与辽宁省机电工程学校达成合作,牵头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,率先在全国开设首个“汽车中控门锁与防盗系统”专门化方向,并指导学校汽车学院实训室建设,组织具备资质的兼职讲师进校授课,有效防范了社会化教学风险。
五是做优志愿服务。为践行新时代志愿服务文明风尚,协会积极组织志愿者参加市文明办系列活动,开展“安防知识进社区”数十场次,通过增强消费市场的供需信息对称,提升了人民群众对防盗产品的基本认知,有效避免了博弈猜忌所引发的财产损失,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。
五金科技:社会团体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支持,支撑协会改革的动力是什么?
苗宝森:党长期自我革命的制度优势。改革之初,恰逢沈阳掀起“振兴新突破,我要当先锋”专项行动的践行热潮,是持续净化营商环境的不竭源泉。而当前全省上下正落实省委经济会议要求,以超常规举措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,以思想观念的大解放、能力本领的大提升、工作作风的大转变、斗争精神的大发扬谋突破、抓落实,确保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取得扎实成效。正是处在这个人人奋斗的时代节点,协会改革才能有序实施,尽管为期两年的改革课题结项在即,但“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”的拼搏精神常在,作为实际承担者有幸参与其中,拓宽发展视野的同时,也增强了我的政务交往本领。未来我们将利用所学知识,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的业务联系,深化与经济、法律等领域有关专家的座谈交流,不断提升协会工作的科学性、系统性。